金融扶贫是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,撬动金融企业资金带动贫困户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一种扶贫模式。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156户33059人,其主要脱贫方式是发展产业。为破解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等问题,夷陵区结合实际,推行“贫困户或合作社申请、银行放贷、政府贴息”模式,分别从政策出台、程序审批、政策落实等方面做了一定工作,逐步探索出一条夷陵金融扶贫模式。

      一是政府引导,出台政策保障制度。为实现“精准扶贫、不落一人”,全区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“贷得到、用得好、还得上、能脱贫”,农村新型经营主体“公司壮大、基地增效、农户增收”三大目标,该区先后出台了《夷陵区扶贫小额贷款实施方案》和《夷陵区金融精准扶贫实施方案》,明确了贷款对象、贷款条件、担保方式、审核程序、贴息比例;针对贫困户最高可申请10万元,贷款期限一般为一年,最长不超过2年,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实行“免担保、无抵押、全贴息”;针对有带动贫困户效益的市场主体最高可申请1000万元,流动资金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,经营性项目建设贷款期限不超过5年。

      二是规范程序,建立分级审核机制。针对贫困户,建立了“村级初审-乡镇扶贫办审核-银行审批”三级审核机制;针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,建立了“村初审-乡镇审核-区级会审-银行审批”四级审核机制。考虑到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贷款额度大、风险不确定等因素,建立了区级定期联席会议审核制度。通过采取“资料审查、电话抽查、部门会审”等方式,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严格审核,形成了“工作人员初审、部门会审、主要领导终审”审核流程,审核通过后方可向银行推荐。

      三是简化流程,提高贷款发放效率。一方面,由区政府金融办协调各合作银行,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,解决审核贷款手续多、程序复杂和放款时间长等问题,各合作银行与上级银行对接,将贫困户贷款年龄由60周岁以下放宽到65周岁以下;另一方面,针对偏远山区、出行不便的贫困户,贷款银行通过向上级银行申请开辟离行式放贷模式,选派工作人员到村开展放贷工作或者在村实行统一办理。

      四是加强监管,建立风险管控机制。首先建立风险管理机制。区级财政投入1500万元建立风险担保基金为贫困户和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担保,对贷款本息逾期1个月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或贫困户,经办银行和村、乡镇扶贫部门共同对贷款依法进行追偿,对恶意逃废扶贫信用贷款的市场主体和贫困户,纳入法院被执行人员黑名单、财政扶持政策黑名单。其次建立贷款贴息审核机制。由区扶贫攻坚办牵头,区财政局、区金融办、区扶贫办、合作银行等部门共同组成扶贫贷款财政贴息验收专班,采取实地调查、入户走访等方式,按市场主体扶贫带动实效确定贴息额度。

 (段雅纯)

上一篇:湖南常宁:三措并举加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服务组财务管理

下一篇:湖南汝城: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守住风险底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