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面对稳中有变的宏观经济形势,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全面落实中央、省、市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要求,遵循党管国企原则,推动监管方式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,推进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,增强了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、核心竞争力,为推进夷陵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。

      首先,以管资本为核心,组建国企集团。2013年,夷陵区顺应深化国企改革之要、转型发展之需,整合原有三大国资平台公司,组建国有独资企业——夷陵经发集团,形成“一母多N”模式架构,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,公司盈利能力、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。

      其次,以党的建设为引领,构建国资监管新体系。一是推进党建入章。调整经发集团党委由区委直接管理,组织经发集团及其子公司全面修改公司章程,把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写入公司章程,完善党组织讨论研究企业重大事项的前置程序,明确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。二是全面推行“领导小组+党委会+董事会+经理层+监事会”的法人治理结构,实行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的管理体制,推荐部分符合条件的经理班子成员进入党委会、董事会,适当选派党委班子、董事进入经理层。三是健全企业干部三级管理模式。优化管理层级,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,将经发集团党委班子、董事、经理层纳入区委管理,集团公司中层及核心子公司负责人授权区国资局管理,各子公司其他班子干部队伍由集团公司党委统一管理。

      最后,以安全增效为目标,提升国有资本营运效率。一是推进权责清单管理。按照“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”的要求,制定《监管权力清单》《监管责任清单》《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》等多项管理制度,通过持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,强化管资本职能。建立企业投资决策备案审查制度,出资人意志、国有股东权利通过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实现。二是强化外派监事监督。夷陵区于2014年成立区属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,依法组建监事会进驻区属企业集团,在宜昌率先实现外派监事全覆盖。制定了《夷陵区国有企业监事工作细则》,引入第三方社会化审计机制,将监事工作制度化、程序化。三是严格落实绩效考核。制定《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》,按照激励约束相结合、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统一原则,将经营管理工作目标分类细化、百分制量化,并严格考核。考核结果作为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和职务任免的主要依据,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负责人干事创业、专注主业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。

(段万兵   周卫华)

上一篇:山东财政厅预算绩效管理处:“1+2”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

下一篇:湖南汝城:多举措监管异地扶贫搬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