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江西省石城县财政局立足财政职能,全力做好“投入、扶持、管理、绩效”四篇文章,下足“绣花”功夫,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结硕果。至2020年末,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9718人脱贫,29个“十三五”贫困村、15个深度贫困村(含4个“十三五”贫困村)退出,实现高质量脱贫,被江西省委、省政府授予“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
一是做好“投入”文章。积极发挥财政资金保障和引导作用,通过本级财政多安排、涉农资金多整合、金融资金多撬动、社会资本多引导等多管齐下,集中财力投向脱贫攻坚。2016—2020年,县财政每年按不低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%的比例安排脱贫攻坚资金,五年累计安排4.19亿元,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13.7亿元,引导产业、安居、就业、基础设施、健康、教育等十大重点领域各类扶贫资金投入82亿元,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资金需求。
二是做好“扶持”文章。发挥财政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撬动效应,积极建立产业就业引导机制,通过资金奖补、代缴农业保险、风险补偿以及财政贴息等激励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发展产业促增收,通过技能培训、转移就业、扶贫车间、公益性岗位、能人带动、“一村一品”等就业项目的实施促进就业稳增收。全面落实教育、健康、安居与兜底保障扶贫政策,让所有贫困群众学有所上、病有所医、住有所居、困有所托。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庄整治,农村水利、交通、信息化设施和农村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,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。
三是做好“监管”文章。从源头上入手、在关键处着力,认真落实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和公示公告“两项制度”,严格把好项目资金安排、造价控制和资金审核“三道关口”,形成了扶贫资金使用定期报告、不定期抽查、专项治理、综合考评“四位一体”的监管方式,为实现扶贫资金精准安排、规范管理、运行阳光“保驾护航”。
四是做好“绩效”文章。积极推行扶贫资金绩效目标编审、绩效运行监控、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全过程绩效管理,通过项目立项多方联审、监管多方联动、验收多方联收,有效规范项目库建设、项目审批和资金拨付使用。专门成立扶贫项目资金监督和绩效考核组,对项目立项、实施和资金使用等全程监督和绩效考核评价。将考评结果运用到下一年度扶贫资金分配中,切实推动落实落细绩效管理工作,提升资金绩效管理水平。
(温美长 赖华清)